深企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
2017-09-18
“粤港澳地区城市星罗棋布,也有很多所知名大学,这里的高新科技公司成长迅猛,其能量释放规模比旧金山湾区要大很多,我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很乐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教授日前在深圳参加第二届企业创新生态圈大会时表示。
正如托马斯·萨金特教授所言,在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深圳,众多企业发展迅猛。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有17家企业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平安、华为、正威国际、招商银行、万科、腾讯等在深圳发家的企业成就令世人瞩目。目前,众多深企凭借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抢占战略制高点,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
深圳质量助力品牌“走出去”
华为、中兴产品已进入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集登机桥、集装箱产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迈瑞监护仪产品产值居全球第三;研祥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三;德昌电机、泰丰电机等企业的微电机产量约占全球10%;海普瑞所生产的肝素钠原料药,客户囊括世界知名的跨国医药企业……深圳企业的品牌纷纷进军全球市场,与欧美大牌“掰手腕”。目前,深圳已在13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累计投资金额819亿美元,形成对外投资合作的全球布局。
为何这么多深圳品牌能在国际市场上打响?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道出众多“走出去”企业以质量取胜的“秘诀”:质量就是企业的自尊和生命。华为成立以来,以“工匠精神”打造产品,追求真正的零缺陷,质量文化已完全根植于华为人的意识里。华为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个质量管理体系有非常大的否决权,如果因为质量出现问题,产品会被直接否决,不允许上市,不允许销售,没有一个管理者能够越过这一级,谁有再大的权力也会被否决。
质量成就未来。纵观深圳创新发展,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质量型增长。目前,深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值超过76%,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40%。依靠质量引领,众多深圳本土知名品牌脱颖而出实现“走出去”。
深圳标准助推企业跻身国际前沿
质量是根本,标准是高度。没有质量,发展失去了意义;游离于标准,注定只能在低端徘徊。在全球化的今天,谁掌握了标准,谁就赢得了市场主导权。
据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标准处最新统计,深圳市研制国际国内标准累计已达4768项,其中国际标准累计1384项,国内标准3384项;广东第一家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展中国家事务委员会和欧洲标准研究中心相继落户深圳。目前,共有62家国际国内标准组织秘书处落户深圳,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每一个产业取得突破走向国际,都跟标准紧密相连。过去在超材料领域,一直是欧美大国的竞逐游戏,直到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诞生后,这一格局才逐渐改变。目前,光启掌握全球超材料领域85%以上的专利,打破了欧美对前沿技术和标准的垄断,实现了技术、专利和标准的同步领先。
比亚迪电动车大规模进军全球市场,“BYD”这三个字母频频出现在海外街头,让世界更多人感受到深圳品牌的魅力。比亚迪“走出去”背后,有标准在支撑。标准技术研究院发起成立新能源产业标准与知识产权联盟,发布联盟标准58项,研制广东省电动汽车标准74项,并组织企业参与研制国家、行业标准40余项,其中有4项成为国际标准提案;建立电动汽车安全检测、运营维保、电池检测和回收、充电设施建设等标准体系,推动全省43000辆电动汽车、302座充电站、22400个充电桩依标生产。
政策“组合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圳质量、深圳标准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法规在支撑,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我国针对宏观质量管理的首部法规《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于7月1日起实施。这部深圳质量“基本法”,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治理质量,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2016年,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复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工作。目前《深圳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示范创建工作方案(2016-2018年)》已经出台。深圳将不断提高标准国际化程度,未来3年将主导或参与研制600项以上各类国际标准,成为无人驾驶飞机、超材料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引领者。到2020年,深圳要建立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多层次、高水平深圳标准体系,推动深圳标准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把深圳标准打造成为高端产品、先进技术、卓越管理和优质服务的品牌象征。
今后判断产品质量好不好,深圳市民可通过一个简单的标准——是否贴有“深圳标准”标识来识别。2016年,深圳遴选出智能手机、婴幼儿服装、写字桌及文胸等民生重点产品进行标准先进性研究,8家深圳企业的9种产品获得首批深圳标准认证。今年又开始了第二批重点产品深圳标准认证。未来,深圳将引导企业依托深圳标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深圳名牌。
得标准者得天下。深圳通过推进“深圳标准”,提升供给质量水平,从而推动“深圳制造”加快向“深圳创造”和“深圳品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