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36624777
大项目专线:13682333449

新闻中心

News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深圳各行各业人才对先行示范区建设充满期待
2019-09-02
营造更优良环境不拘一格降人才
深圳特区报2019年09月02日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后,在深圳的人才当中引发了强烈关注。他们纷纷表示,《意见》的发布,令深圳未来发展充满巨大机遇,也给在深创新创业的人才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深圳应该紧紧围绕《意见》要求,出台更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营造更加优良的人才环境,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着眼长远大力布局基础研究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超过40名全职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俞大鹏就是其中之一。接受记者采访时,俞大鹏表示,《意见》中,“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条款让他对深圳未来的基础研究充满期待。
“我们看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国际一流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科技创新公司,深圳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必须补上基础研究较弱的短板。”俞大鹏希望,政府对基础研究的重视、支持和投入,一定要真正做到长期坚持。“基础研究、原创技术不是今天投资、明天见效的东西,需要鼓励科学家愿意坐冷板凳,而不是什么东西时髦,什么东西热门,就去做什么东西。而且很有可能刚开始时,并没有人觉得这个东西有用,但在10年、20年甚至30年后,成为引发巨大技术变革的颠覆性的技术。深圳一定要着眼长远进行基础研究的布局,防止急功近利。”
邹鹏是广东省首批四家省实验室之一鹏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这里所说的五大领域正好是实验室定位所在,这让我们备受鼓舞。“深圳要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中关键就是科技创新驱动,而科技创新驱动的原动力来源于基础研究,未来深圳需要布局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载体,真正补足基础研究薄弱的短板。”
针对“痛点”营造良好人才环境
“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意见》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营造良好人才环境的举措也引发人才们的共鸣。
俞大鹏说,科技驱动就是人才驱动,深圳要增强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在硬件方面,要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平台,让创新人才能够有一个干事创业的科技环境;在软件方面,要切实改善提升教育医疗整体水平和质量,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制度,让年轻的创新人才能够安居乐业。“此外,深圳要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必须进一步加大吸引国际人才的力度,除了出入境更加便利外,还需要有更多的国际化社区,同时给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提供更便利的条件等。”
在深圳市绚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晖看来,一座城市要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远景和目标,然后围绕这个远景和目标聚人、聚财。“《意见》的公布实施,让深圳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的目标非常清晰,也指明了深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引进和培育什么样的人才。”林海晖认为,深圳未来会成为全国人才结构最多元化的一座城市。
“人才的多元化决定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也就决定深圳未来的人才政策要更加灵活、多元、有针对性,甚至量身定做。”林海晖举例说,比如,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成果要真正实现产业化,中间有一个过程叫“中试段”,这个阶段的人才很难靠院校来培养,因为既要懂研究,又要懂产业,而且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工业经验,这些人是全球抢着要的人才,怎么把他们吸引到深圳来,需要有针对他们“痛点”的人才政策和环境。
努力奋斗贡献人才智慧力量
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人才们纷纷表示,将立足岗位,不断开拓创新,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俞大鹏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在写一份关于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立“大湾区国际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创新平台”的建议材料。“先行示范区的建设给大湾区的量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目前,大湾区量子科学研究的力量比较分散,我希望通过打造这样一个开放性、国际化的平台,把大湾区分散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推动大湾区量子科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俞大鹏说。
林海晖对未来的发展也是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材料是工业生命,可以预见的是自己从事的新材料领域在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中将获得更加快速发展,“我自己来深创业已有五年多时间,公司已经实现了研发、中试、建厂全链条孵化,未来公司将加速发展,希望能够成为新材料细分领域的‘小巨人’,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我是深圳技能人才政策的获益者。”被誉为“工人院士”、深圳首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创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从一名中专学历的操作员,到最终能够获得技能大奖,离不开深圳给技能人才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相信在未来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中,技能人才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用武之地。“我自己会继续努力奋斗,在技术上更加精益求精,同时‘传帮带’育新人,让先行示范区有更多的‘大国工匠’。”

上一篇:深圳今年第二批次领军人才住房补贴申请人名单公示 278人入围
下一篇:100人入选深圳市“技能菁英”名单 每人最高可获20万元资助